您的位置:聚焦 > 正文

加强作业“管”与“理” 提升作业育人功能

2021-09-22 14:20:58 来源:中国教育报

作业管理是落实育人目标、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切口。如何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,使其更具科学性、综合性、趣味性?学校需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,加强作业的“管”与“理”,不断优化改革路径,全面提升作业的育人功能。

首先,作业管理,应该“管”什么?

基于任务,提高备课质量。作业设置要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实质性内容出发,紧扣教材,围绕每堂课的教学要求与目标任务,兼顾对学生知识与能力,过程与方法,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培养,突出重点,使学生能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。基于此,教师设置作业应准确把握质与量的平衡,做到内容精要、类型多元、要求明晰、总量统筹。

备课是教学的起点,学校要着力抓备课质量,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学管理,实行作业预案审核。在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,各年级学科组要制定整体作业计划:从学生“自然学习起点”出发,厘清作业范畴,划定作业规范、作业进度、评价标准和作业本数,切忌超纲超标;在整体大单元教学前,各年级学科组需集体备课拟定单元重难点,依据学情需要及时调整教案,靶向定位作业方向,明确课上例题、课后习题、学后测验三类选题,全面优化教学效益;在日常教学过程中,各班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,对过往学生易错题型进行综合分析,提前备案,探索改进策略。学校要对各个阶段的备课实效进行层级审核,并将作业设计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。

基于问题,完善规章制度。在作业管理中,学校要紧盯过往的症结顽疾,根据目标要求,进行问题倒推分析,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,落实落细各类作业管理方法。

以作业时间的管控为例,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,布置作业时各科教师常常各行其道,导致班级作业量超标。学校虽有各学段作业时间量的规定,却未能明晰各科教师的作业时限,难以控制时间总量。基于此,学校可规定教师在作业布置前,自己事先“下水”做一遍,把握难度、时间、效果,继而布置有梯度、有针对性的作业;在布置作业时,学校要设立公示制度,同一班级各科教师将作业统一布置在黑板的指定块面,便于学校督查,也利于教师共同参考作业总量;各班可建立协调工作机制,设立“作业协调员”,当各科作业累计超标时,由班主任进行协调;学校可定期利用访谈、问卷等方式监督班级作业时间是否合理,并将督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,形成奖惩措施。

基于全程,夯实作业流程。作业管理不可只管作业,只有夯实教学活动的全段流程,作业方显实效。

在日常教学中,教师要抓好课堂主阵地,用好翻转课堂的理念,设计学生课前“自主学习任务单”,课上聚焦目标任务,开展深度学习。教学中要准确把握作业时机,对有难度的问题及时点拨、交流、讨论,加强作业完成指导,当堂解决难题。对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提高设计质量,找准痛点,精准下“药”,提高教学实效。在作业批改时,善用增量评价、正向评价、多元评价,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,同时关注到学生思维过程,将统批与面批相结合,做到因材施教。在讲评时要善用多种方式,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。比如,可运用学生自评、同伴互评、教师协评等方式,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。

其次,作业管理,“理”什么?

立足对象,理清作业层次。同一班级内,学生性格、学力、作业速度都有不同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,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,设置层级目标,精心设计作业清单,实施分层作业、弹性作业、个性作业。

比如,教师可设置每日作业菜单,A类为基础题,B类为综合题,C类为荣誉题。全体学生在完成A类题的基础上,可挑战B类难度,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再挑战C类题。教师可同步设立积分奖励制度,鼓励学生勇于挑战,超越自我。对学业不佳的学生,可尝试弹性作业,比如原本基础题有3题,教师可在其中增加1至2道同类题,允许同类题型只选做1题,在总数为4—5题的基础题中完成3题即可,用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,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,让每个学生不断跨越自己的“最近发展区”,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愉悦、自由的发展。

立足思维,理出进阶程序。作业并非为了完成而完成,它背后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、学习态度、思维习惯和心理品质。所以,带动作业改革、深化减负提质的根本,是要将作业任务聚焦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,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同时,进一步考查学生思维过程、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教师要善于将知识点放到一个知识体系之中,与前移知识、后续知识、关联知识甚至相反概念联系起来,形成项目化学习,并根据时间需要,为学生设定常规作业、单元作业以及长周期作业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形成良好的学习场域。

立足需求,理顺多元选择。“五项管理”及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地,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。基于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需求,决不能将作业内容单一聚焦在语文、数学等知识学科,要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在学科作业之外,教师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与学生共同完成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,如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、劳动实践、艺术欣赏、科技创新等。教师也要获取家长的助力,引导学生在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坚持体育锻炼,形成良好的艺术欣赏习惯。同时激励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,增强责任担当与社会交往能力。依据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,教师可为其量身定制作业,精准解决学生实际难题。在多元化作业进程到达一个周期后,学校可为学生搭建画展、音乐会等展示平台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。

(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副校长)